随着下课铃声响起,我区各学校的操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,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。跳绳、打篮球、跳房子、跑步……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。
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,我区小学全面推行“课间15分钟”、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初中部试行“课间15分钟”。半个月以来,学校“课间15分钟”实施情况如何?学生校园生活都有哪些变化?各学校都有哪些亮点做法和特色经验?如何加强课间的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?近日,记者对我区多所学校展开走访。
“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”,是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的明确要求。对此,教育部作出了专项部署,浙江省教育厅、台州市教育局也相继发文,要求逐步、稳妥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安排,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。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,在保持星空体育首页国家规定课程授课时间总体、中小学早上到校时间、初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变的前提下,我区小学全面推行、在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初中部试行“课间15分钟”。
学校设有舞龙、花样跳绳、飞盘、篮球、足球、毽子、地面游戏等课间活动。“我们学校的课间活动很丰富,但是由于学校综合楼处于施工阶段,场地受限,我们采用分时、分段、分区域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,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。”沙埠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贤介绍,学校在篮球场地上规划出飞盘场地,利用错时开展飞盘兴趣活动;利用操场的空旷区域舞龙,舞龙队员们可以自由地奔跑、舞动,吸引其他同学围观,增强活动的影响力;利用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的通道开展“地面游戏”,让学生在课间自我有序地开展走、跑、跳、投、跨、绕、挪等运动。
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王进介绍,学校根据不同特长、不同兴趣、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,设计了运动类、趣味类、智力类3大类的课间活动方案,包括课间操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篮球、武术等项目,以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。如初中部学生,学校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开展专项运动技能训练,也会增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训练。
在“课间15分钟”实施过程中,也碰到一些阻力。“部分学生可能习惯在课间坐着不动,或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闲聊,没有充分利用延长的课间时间进行有益的活动,达不到放松身心、增强体质的目的。”张贤说,为此,沙埠镇中心小学增加了更多有趣、多样的课间活动项目,如组织课间操、开展课间小游戏竞赛等,吸引学生参与。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,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,如舞蹈区、音乐区、棋类区等,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。
“课间时间延长,学生活动范围和频率增加,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上升,如在操场活动时发生碰撞、在楼梯间追逐打闹引发摔倒等。”张贤说。该校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,通过安全课、主题活动等形式,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,例如,如何正确进行体育活动、如何在校园内安全行走等。同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,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